工业互联网是一场时代掀起的风潮,其承接着互联网时代的下半场,又向着物联网时代迈进。可以认为,于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而言,工业互联网便是那个舞台中央的名字,其加速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向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趋势探索。
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渐起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发布了中国5G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成绩单”。数据显示,中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独立组网网络,5G基站数量超过222万个,占全球60%以上,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均已实现5G网络覆盖,用户数量超过5.2亿户;飞机、船舶、汽车、电子、能源、采矿等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经开展“5G+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全国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5G全连接工厂标杆;5G加速向医疗、交通、教育等各行业各领域推广,带动人工智能、AR/VR、8K显示等新技术日益成熟,带动车联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毫无疑问,如今的中国工业互联网正向着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展现出强劲的生态发展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功能不断完善,南京和贵阳两大灾备节点加快建设,“东西南北中”的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基于标识的融合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加快全国布局。二是融合创新应用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工业企业超19.5万家,覆盖38个重点行业,累计标识解析量超2126亿次。三是产业发展生态日益丰富,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和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山东探索区域协同之路
工业互联网之风吹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机遇,但同样也是挑战。如何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寻到差异化道路,这是每一个省市都在思考的问题。
于山东而言,自2012年开始,山东省便着手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在整个产业发展方面可谓是先试先行。如今,山东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已有十年时间,当所有人都在寻求破局之路时,山东对于工业互联网进程的理解自然也更为深刻。
日前,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平台赋能发布大会在青岛召开,会上正式上线了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平台,并同时发布《青岛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
据了解,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是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山东分中心建设是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撑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山东分中心建设有数字经济监测、产业链监测、安全监测、中小企业赋能服务、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企业数字化评估和重点产业链公共服务等七大业务板块,打造200个以上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汇聚数据资源5PB以上,服务企业上万家,培育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事实上,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的搭建,即是山东在工业互联网赛道上的破局之路。其以区域协同为核心战略,旨在将工业互联网产业进一步集群化,以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全新局面。据悉,山东分中心将在山东省布局区域工业大数据核心枢纽,构建全省工业大数据中心“一张网”,支持打造5个产业大脑,助力培育10家未来工厂,支撑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
HCH洞察:
作为工业大省,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的发布,是山东在新时代中关于工业互联网赛道以及智能制造转型的深度思考。物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孤立式发展,要求企业、产业、行业向着共创共赢的生态方向发展,而这种时代的大趋势也恰好符合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认为,强调协同创新的山东分中心,即是切中了工业互联网的行业发展脉搏。